第6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
本站推荐:妙法莲华经、首楞严经疏、首辅娇妻有空间、荀子、濒湖脉学、金刚般若经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-玄奘、列子、诸界第一因、吕氏春秋、茶经、战国策、人人都爱于休休、墨子、孟子、商子、NBA: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、韩非子、一品丹仙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、伤寒杂病论的地位、伤寒杂病论主要讲的是什么、伤寒杂病论序原文、伤寒杂病论什么时候写的、伤寒杂病论多少字、伤寒杂病论英文、伤寒杂病论谁写的、伤寒杂病论与金匮要略区别、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、伤寒杂病论内容、伤寒杂病论分为哪两部、伤寒杂病论与伤寒论的区别、伤寒杂病论图片、伤寒杂病论的成书的年代是、伤寒杂病论分为、伤寒杂病论被誉为、伤寒杂病论在线阅读、伤寒杂病论是何人所著、伤寒杂病论序原文及译文、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哪一位、伤寒杂病论原文、伤寒杂病论讲的什么内容、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、伤寒杂病论的意义、伤寒杂病论分为哪两本书、伤寒杂病论作者是谁、伤寒杂病论是谁写的医学著作、伤寒杂病论是什么朝代、伤寒杂病论会通、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什么先河、伤寒杂病论序、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、伤寒杂病论作者、伤寒杂病论是谁的著作、伤寒杂病论是谁的医学著作、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、伤寒杂病论和伤寒论一样吗、伤寒杂病论全文免费阅读、伤寒杂病论方剂大全、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吗?、
(273)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时腹自痛。
若下之,必胸下结?革更?。
(274)太阴中风,四肢烦疼,阳微阴涩而长者,为欲愈。
(275)太阴病欲解时,从亥至丑上。
(276)太阴病,脉浮者,可发汗,宜桂枝汤。
(277)自利、不渴者,属太阴,以其藏有寒故也,当温之。
宜服四逆辈。
(278)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系在太阴。
太阴当发身黄;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。
至七八日,虽暴烦下利,日十余行,必自止。
以脾家实,腐秽当去故也。
(279)本太阳病,医反下之,因尔腹满时痛者,属太阴也,桂枝加芍药汤主之;大实痛者,桂枝加大黄汤主之。
桂枝加芍药汤方:
桂枝三两,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,炙大枣十二枚,擘生姜三两,切
右五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分三服。
本云桂枝汤,今加芍药。
桂枝加大黄汤方:
桂枝三两,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,切甘草二两,炙大枣十二枚,擘
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(280)太阴为病,脉弱,其人续自便利,设当行大黄、芍药者,宜减之,以其人胃气弱,易动故也。